- 三解脫門
- 指得解脫到涅槃的三種法門。 略稱三解脫、 三脫門, 即空、 無相、 無願三門。 一、 空解脫門: 觀一切法皆無自性, 由因緣和合而生;若能如此通達, 則於諸法而得自在。 二、 無相門: 又稱無想門。 謂既知一切法空, 乃觀男女一異等相實不可得;若能如此通達諸法無相, 即離差別相而得自在。 三、 無願門: 又作無作門、 無欲門。 謂若知一切法無相, 則於三界無所願求;若無願求, 則不造作生死之業;若無生死之業, 則無果報之苦而得自在。 三解脫門乃依無漏之空、 無相、 無願等三昧而入, 此三昧猶如門戶之能入解脫, 故稱三解脫門。 見《俱舍論卷》二十八。
* * *﹝出法界次第﹞ 解脫, 即自在之義也。 門, 即能通之義。 謂由此三解脫門, 則能通至涅槃, 故名三解脫門。 (梵語涅槃, 華言滅度。 ) 〔一、 空解脫門〕, 謂觀一切法, 皆從因緣和合而生, 自性本空, 無我、 我所, 若能如是通達, 則於諸法而得自在, 故名空解脫門。 (我者, 眾生於五陰身中, 強立主宰, 名之為我。 我所者, 眾生妄執五陰之身及男女、 資生等物, 皆名我所。 五陰者, 色陰、 受陰、 想陰、 行陰、 識陰也。 ) 〔二、 無相解脫門〕, 謂既知一切法空, 故觀男女、 一異等相, 實不可得; 若能如是通達諸法無相, 即得自在, 故名無相解脫門。 〔三、 無作解脫門〕, 無作, 又云無願。 謂若知一切法無相, 則於三界無所願求; 若無願求, 則不造作生死之業; 若無生死之業, 即無果報之苦而得自在, 故名無作解脫門。 (三界者, 欲界、 色界、 無色界也。 )* * *三種進入解脫境界的智門。 一、 空解脫門, 是了達諸法本空, 而不著於空; 二、 無願解脫門, 是了知諸法幻有, 而無所願求; 三、 無相解脫門, 是了知諸法無相, 而無不相, 入於中道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